婚姻是人生最关键的决策,其影响远超其他选择,能彻底改写一个人的人生剧本。它不像别的事务尚有补救余地,一旦对象选错,代价是终生的消耗。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言:“性是肉体生活,遵循快乐原则;爱情是精神生活,遵循理想原则;婚姻是社会生活,遵循现实原则。” 这一论断奠定了婚姻的现实主义底色。
必须正视,婚姻的首要现实基础是财富和资源。
“贫贱夫妻一定万事衰”是绝对的钢铁定律。在婚姻中,除了性与忠诚,所有问题——包括婆媳翁婿矛盾、子女教育分歧、生活习惯差异——本质上都能通过足够的财富来缓解甚至解决。
在步入婚姻前,双方必须清晰讨论“这个家庭未来如何开拓财路、收获更多财富资源?”如果对方对此茫然,这段婚姻基础将极不稳固。经验表明,收入体面的家庭关注“如何扩大家业”,而收入局促的家庭则常关注“能否找到更好的配偶”。
选择配偶,是击穿或巩固人生下限的关键。选择的关键在于区分**“蠢人”和“笨人”,并以思想成熟**作为最终筛选标准。
对于个人而言,对伴侣的要求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变化:从最初的颜值(25岁)到学历、经济(26-27岁),再到有趣、情商(28-30岁),最终的幡然醒悟是:思想成熟且双向奔赴未来才是最重要的,其余皆是锦上添花。
个人的选择并非独立事件,婚姻对象是其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的延伸。
与其单纯看另一半,不如仔细观察对方的父母。家教差、吃相难看、素质低、情绪控制能力差的父母,其子女在婚后极易暴露出被压抑的本性瑕疵,因为婚姻中人会放松克制,难看的本性会如同洪水猛兽般爆发。
尽量选择彼此阶层相近的配偶,差距最多不超过1.5个台阶。
进入婚姻之前的爱,来自于性格、皮囊、感性;
进入婚姻之后的爱,来自于责任、能力、理性。
对待婚姻,必须分清主次:主是婚前看清本质(成熟度、是否蠢人),次是婚后共同不懈成长。真正的成功婚姻,不是找一个满分对象带着自己飞,而是找一个人品可靠、忠诚踏实的伴侣,通过双方共同修炼,彼此成就,最终从普通人成长为满分的丈夫或伴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