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技术
前端技术
随想随记
个人游记
人生进步
随意创作
足迹
关于
Brooks' Forest
空山闻悲雁,净水映幽兰。 扑蝶乡童子,未觉秋叶残。
累计撰写
35
篇文章
累计创建
17
个标签
累计收到
5
条评论
栏目
首页
技术
前端技术
随想随记
个人游记
人生进步
随意创作
足迹
关于
目 录
CONTENT
随想随记-Brooks' Forest
以下是
随想随记
相关的文章
2025-05-27
批评的本质
批评的核心应当是 “建设性对话”,而非单纯的指责或情绪宣泄。其本质可以概括为: 揭示问题:指出错误或不足,帮助被批评者意识到改进空间。 促进进步:提供可操作的改进建议,推动个人或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 理性沟通:基于事实和逻辑,而非情绪或偏见。 当下批评的最大问题 现代社会的批评文化(尤其在网络环境
2025-05-27
3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27
网络是刀,现实是手:别让性别战争割伤生活
原文: 内容是我刚刚思考的从我自身出发的一些事情。 开始的时候我是一个被传统文化浸润的普通县城男性,且因为原生家庭问题养成了缺爱、性知识缺乏、敏感、木讷等经典问题。 后来的经典情况发生了,第一段感情就因为木讷,缺爱敏感却又无法良好表达想法与意图彻彻底底失败了。 第二段感情有所改观,但依旧没有善终。
2025-05-27
3
0
0
随想随记
人生进步
2025-05-20
关于《我感觉男朋友做的事闺蜜绝大部分都能做到,那为什么要谈恋爱?》的知乎回答与分析
原回答 看到了没 即便是对自己的闺蜜 她们也是“闺蜜能做” 而不是“能为闺蜜做” 比如有的人问:问题里没有说,不代表不会给男朋友同等价值的回报 也有说:跟闺蜜之间是互为闺蜜,暗示也会给男朋友提供同等回报 【这个疑问已经被现实案例破了:女同性恋要结婚因为彩礼的事闹崩】 还有类似这种问题: “重点是不是
2025-05-20
4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19
清醒者的困境:当你看穿社会矛盾的真相,是更自由还是更痛苦?
“如果真相不能带来改变,那么清醒是否只是一种更高级的折磨?” ——当普通人意识到男女对立、996、高房价背后的本质是阶级与分配问题,这种认知究竟是赋能,还是枷锁? 一、对普通人的“不利”:清醒的代价 1. 无力感加剧 现象:知道彩礼本质是底层家庭的经济自救,但依然不得不参与这场游戏。 结果:从“愤怒
2025-05-19
5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19
当男女互相攻击时,聪明人都在问这3个问题
导语: 为什么网上男女对立越来越激烈?为什么每次争吵都像鸡同鸭讲? 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表象层面互撕,而真相藏在三个更深的维度里。 一、99%的性别战争,都是打错了靶子 最近三年,微博热搜48%的性别议题背后,本质是其他矛盾。 案例1: 表象:女生骂男生不愿给彩礼 实质:农村家庭靠彩礼分担养老风险(阶级
2025-05-19
5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19
生育的个体意愿 vs 关系协调
你不想生孩子,合理; 你男朋友想生孩子,合理; 你男朋友想生孩子非逼着不想生的你接受,不合理; 你不想生孩子非逼着想生的男朋友接受,不合理; 不想生孩子的你甩了想生的男朋友,合理; 想生孩子的男朋友甩了不想生的你,合理。 逻辑分析 这段内容的核心是**「个体意愿 vs. 关系协调」**的辩证关系,用
2025-05-19
4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19
完美沟通的悖论——当语言不再失真,人类将面临什么?
人类沟通的本质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不断衰减与重构。从意图到表达,从表达到理解,每一环节都伴随着信息的丢失与补全。这种天然的“语言失真”既是误解的源头,也是人类思维多样性的保护层。然而,假如有一天,技术让沟通不再失真——人类的意图能被精准传递,理解不再有偏差——社会、权力与人性本身将迎来怎样的变革?
2025-05-19
5
0
0
随想随记
2025-05-12
如果我写个脚本,一直跌的股票一旦上涨就立刻(1s内)买,接着一旦下跌就立刻(1s内)卖,会怎样?或者如果拉高判断阈值,比如上涨和下跌幅度对比过往超过某个阈值则决策买入或者卖出,你感觉如何
你的想法属于高频交易(HFT)或量化交易的范畴,但实际执行时会面临许多技术和市场层面的挑战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 1. 原始策略(涨就买,跌就卖)的问题 (1)滑点(Slippage)与延迟 1秒内完成买卖在实战中几乎不可能。 交易所撮合订单需要时间(即使程序化交易,网络延迟、系统处理时间也会导致实际成
2025-05-12
6
0
0
随想随记
2025-04-21
理性思维者如何与情感型朋友沟通:从认知冲突到有效共情的实践指南
问题 在和朋友沟通中有一个问题,如果对方提出了一个很有话题性的话题,比如“某市有人在闹市区疯狂开车造成数十人伤亡”。对方有时会愤怒地直接评价“此人简直疯了,真是一个反社会分子,应该立刻枪毙”。而我则很难直接共情对方的愤怒,而是心里下意识质疑此人会不会因疾病而失去意识,或者旁边有逼迫他的行凶者,或者对
2025-04-21
8
0
0
随想随记
2025-04-21
对“追星”的探寻与了解
“追星”现象是当代社会文化中一种引人注目的行为模式,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中较为普遍。追星人群的思想和行为驱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,包括心理需求、社会文化背景、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发展等。 什么是追星 一、追星行为的主要表现 追星行为通常包括以下表现形式: 情感投入:对明星产生强烈的情感依恋,将其
2025-04-21
7
0
0
随想随记
1
2